一. 基础知识
(1) 概述:
XMLHttpRequest与服务器通信有两种方式:同步方式和异步方式。同步方式的调用非常简单,但是仅仅适用于数据量非常少的场合。如果数据量很大,会造成用户界面很长一段时间的停顿,这当然会损害Web应用的可用性。为了不影响可用性,Ajax应用中一般都使用异步方式来与服务器通信。用来设置同步和异步方式的是XMLHttpRequest对象的open方法的第3个参数,这个参数为true代表异步,为false代表同步。例如:
xmlhttp.open("GET", "http://www.blogjava.net/dlee/Rss.aspx", true);
如果是使用异步方式来进行通信,还需要设置一个回调函数,当数据返回时系统会调用这个回调函数。通过为XMLHttpRequest对象的onreadystatechange属性赋值来设置一个回调函数:
xmlhttp.onreadystatechange=function() {...};
此外,为了很好地支持中文和国际化,字符集一般都使用UTF-8,这可以通过调用XMLHttpRequest对象上的setRequestHeader方法来设置:
当XMLHttpRequest对象把一个HTTP请求发送到服务器时将经历若干种状态:一直等待直到请求被处理;然后,它才接收一个响应。这样以来,脚本才正确响应各种状态-XMLHttpRequest对象暴露一个描述对象的当前状态的readyState属性:
0 描述一种"未初始化"状态;此时,已经创建一个XMLHttpRequest对象,但是还没有初始化。
1 描述一种"发送"状态;此时,代码已经调用了XMLHttpRequest open()方法并且XMLHttpRequest已经准备好把一个请求发送到服务器。
2 描述一种"发送"状态;此时,已经通过send()方法把一个请求发送到服务器端,但是还没有收到一个响应。
3 描述一种"正在接收"状态;此时,已经接收到HTTP响应头部信息,但是消息体部分还没有完全接收结束。
4 描述一种"已加载"状态;此时,响应已经被完全接收。
System.xml.xmlDocument
它的作用是解析xml文档,将其转换为对象,使你可以在程序中对其操作
XmlDocument 成员请参见: http://msdn2.microsoft.com/zh-cn/library/system.xml.xmldocument_members(VS.80).aspx
XMLHttpRequest对象的属性和事件
XMLHttpRequest对象暴露各种属性、方法和事件以便于脚本处理和控制HTTP请求与响应。下面,我们将对此展开详细的讨论。
readyState属性
见上面
onreadystatechange事件
无论readyState值何时发生改变,XMLHttpRequest对象都会激发一个readystatechange事件。其中,onreadystatechange属性接收一个EventListener值-向该方法指示无论readyState值何时发生改变,该对象都将激活。
responseText属性
这个responseText属性包含客户端接收到的HTTP响应的文本内容。当readyState值为0、1或2时,responseText包含一个空字符串。当readyState值为3(正在接收)时,响应中包含客户端还未完成的响应信息。当readyState为4(已加载)时,该responseText包含完整的响应信息。
(2) 常用的创建方法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unction ajaxFunction()
{
var xmlHttp;
try
{
// Firefox, Opera 8.0+, Safari
xmlHttp=new XMLHttpRequest();
}
catch (e)
{
// Internet Explorer
try
{
xmlHttp=new ActiveXObject("Msxml2.XMLHTTP");
}
catch (e)
{
try
{
xmlHttp=new 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HTTP");
}
catch (e)
{
alert("您的浏览器不支持AJAX!");
return false;
}
}
}
}
</script>
二.XMLHttpRequest 对象的知识
在向服务器发送数据之前,我们有必要解释一下 XMLHttpRequest 对象的三个重要的属性。
1. onreadystatechange 属性
onreadystatechange 属性存有处理服务器响应的函数。下面的代码定义一个空的函数,可同时对 onreadystatechange 属性进行设置:
xmlHttp.onreadystatechange=function()
{
// 我们需要在这里写一些代码
}
2. readyState 属性
readyState 属性存有服务器响应的状态信息。每当 readyState 改变时,onreadystatechange 函数就会被执行。
这是 readyState 属性可能的值:
状态 |
描述 |
0 |
请求未初始化(在调用 open() 之前) |
1 |
请求已提出(调用 send() 之前) |
2 |
请求已发送(这里通常可以从响应得到内容头部) |
3 |
请求处理中(响应中通常有部分数据可用,但是服务器还没有完成响应) |
4 |
请求已完成(可以访问服务器响应并使用它) |
我们要向这个 onreadystatechange 函数添加一条 If 语句,来测试我们的响应是否已完成(意味着可获得数据):
xmlHttp.onreadystatechange=function()
{
if(xmlHttp.readyState==4)
{
// 从服务器的response获得数据
}
}
3. responseText 属性
可以通过 responseText 属性来取回由服务器返回的数据。
在我们的代码中,我们将把时间文本框的值设置为等于 responseText:
xmlHttp.onreadystatechange=function()
{
if(xmlHttp.readyState==4)
{
document.myForm.time.value=xmlHttp.responseText;
}
}
4. responseXML属性
此responseXML属性用于当接收到完整的HTTP响应时(readyState为4)描述XML响应;此时,Content-Type头部指定MIME(媒体)类型为text/xml,application/xml或以+xml结尾。如果Content-Type头部并不包含这些媒体类型之一,那么responseXML的值为null。无论何时,只要readyState值不为4,那么该responseXML的值也为null。 其实,这个responseXML属性值是一个文档接口类型的对象,用来描述被分析的文档。如果文档不能被分析(例如,如果文档不是良构的或不支持文档相应的字符编码),那么responseXML的值将为null。
5. status属性
这个status属性描述了HTTP状态代码,而且其类型为short。而且,仅当readyState值为3(正在接收中)或4(已加载)时,这个status属性才可用。当readyState的值小于3时试图存取status的值将引发一个异常。
6. statusText属性
这个statusText属性描述了HTTP状态代码文本;并且仅当readyState值为3或4才可用。当readyState为其它值时试图存取statusText属性将引发一个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