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Q&KA
如果说你这个是用 MQ 来传递非常核心的消息,比如说计费、扣费的一些消息,那必须确保这个 MQ 传递过程中绝对不会把计费消息给弄丢。
RabbitMQ
生产者弄丢了数据
生产者将数据发送到 RabbitMQ 的时候,可能数据就在半路给搞丢了,因为网络问题啥的,都有可能。
此时可以选择用 RabbitMQ 提供的事务功能,就是生产者发送数据之前开启 RabbitMQ 事务channel.txSelect
,然后发送消息,如果消息没有成功被 RabbitMQ 接收到,那么生产者会收到异常报错,此时就可以回滚事务channel.txRollback
,然后重试发送消息;如果收到了消息,那么可以提交事务channel.txCommit
。
// 开启事务 channel.txSelect try { // 这里发送消息 } catch (Exception e) { channel.txRollback // 这里再次重发这条消息 } // 提交事务 channel.txCommit
但是问题是,RabbitMQ 事务机制(同步)一搞,基本上吞吐量会下来,因为太耗性能。
所以一般来说,如果你要确保说写 RabbitMQ 的消息别丢,可以开启 confirm
模式,在生产者那里设置开启 confirm
模式之后,你每次写的消息都会分配一个唯一的 id,然后如果写入了 RabbitMQ 中,RabbitMQ 会给你回传一个 ack
消息,告诉你说这个消息 ok 了。如果 RabbitMQ 没能处理这个消息,会回调你的一个 nack
接口,告诉你这个消息接收失败,你可以重试。而且你可以结合这个机制自己在内存里维护每个消息 id 的状态,如果超过一定时间还没接收到这个消息的回调,那么你可以重发。
事务机制和 cnofirm
机制最大的不同在于,事务机制是同步的,你提交一个事务之后会阻塞在那儿,但是 confirm
机制是异步的,你发送个消息之后就可以发送下一个消息,然后那个消息 RabbitMQ 接收了之后会异步回调你的一个接口通知你这个消息接收到了。
所以一般在生产者这块避免数据丢失,都是用 confirm
机制的。
RabbitMQ 弄丢了数据
就是 RabbitMQ 自己弄丢了数据,这个你必须开启 RabbitMQ 的持久化,就是消息写入之后会持久化到磁盘,哪怕是 RabbitMQ 自己挂了,恢复之后会自动读取之前存储的数据,一般数据不会丢。除非极其罕见的是,RabbitMQ 还没持久化,自己就挂了,可能导致少量数据丢失,但是这个概率较小。
设置持久化有两个步骤:
- 创建 queue 的时候将其设置为持久化 这样就可以保证 RabbitMQ 持久化 queue 的元数据,但是它是不会持久化 queue 里的数据的。
- 第二个是发送消息的时候将消息的
deliveryMode
设置为 2 就是将消息设置为持久化的,此时 RabbitMQ 就会将消息持久化到磁盘上去。
必须要同时设置这两个持久化才行,RabbitMQ 哪怕是挂了,再次重启,也会从磁盘上重启恢复 queue,恢复这个 queue 里的数据。
注意,哪怕是你给 RabbitMQ 开启了持久化机制,也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个消息写到了 RabbitMQ 中,但是还没来得及持久化到磁盘上,结果不巧,此时 RabbitMQ 挂了,就会导致内存里的一点点数据丢失。
所以,持久化可以跟生产者那边的 confirm
机制配合起来,只有消息被持久化到磁盘之后,才会通知生产者 ack
了,所以哪怕是在持久化到磁盘之前,RabbitMQ 挂了,数据丢了,生产者收不到 ack
,你也是可以自己重发的。
消费端弄丢了数据
RabbitMQ 如果丢失了数据,主要是因为你消费的时候,刚消费到,还没处理,结果进程挂了,比如重启了,那么就尴尬了,RabbitMQ 认为你都消费了,这数据就丢了。
这个时候得用 RabbitMQ 提供的 ack
机制,简单来说,就是你必须关闭 RabbitMQ 的自动 ack
,可以通过一个 api 来调用就行,然后每次你自己代码里确保处理完的时候,再在程序里 ack
一把。这样的话,如果你还没处理完,不就没有 ack
了?那 RabbitMQ 就认为你还没处理完,这个时候 RabbitMQ 会把这个消费分配给别的 consumer 去处理,消息是不会丢的。
Kafka
消费端弄丢了数据
唯一可能导致消费者弄丢数据的情况,就是说,你消费到了这个消息,然后消费者那边自动提交了 offset,让 Kafka 以为你已经消费好了这个消息,但其实你才刚准备处理这个消息,你还没处理,你自己就挂了,此时这条消息就丢咯。
这不是跟 RabbitMQ 差不多吗,大家都知道 Kafka 会自动提交 offset,那么只要关闭自动提交 offset,在处理完之后自己手动提交 offset,就可以保证数据不会丢。但是此时确实还是可能会有重复消费,比如你刚处理完,还没提交 offset,结果自己挂了,此时肯定会重复消费一次,自己保证幂等性就好了。
生产环境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的 Kafka 消费者消费到了数据之后是写到一个内存的 queue 里先缓冲一下,结果有的时候,你刚把消息写入内存 queue,然后消费者会自动提交 offset。然后此时我们重启了系统,就会导致内存 queue 里还没来得及处理的数据就丢失了。
Kafka 弄丢了数据
这块比较常见的一个场景,就是 Kafka 某个 broker 宕机,然后重新选举 partition 的 leader。大家想想,要是此时其他的 follower 刚好还有些数据没有同步,结果此时 leader 挂了,然后选举某个 follower 成 leader 之后,不就少了一些数据?这就丢了一些数据啊。
生产环境也遇到过,我们也是,之前 Kafka 的 leader 机器宕机了,将 follower 切换为 leader 之后,就会发现说这个数据就丢了。
所以此时一般是要求起码设置如下 4 个参数:
- 给 topic 设置
replication.factor
参数:这个值必须大于 1,要求每个 partition 必须有至少 2 个副本。 - 在 Kafka 服务端设置
min.insync.replicas
参数:这个值必须大于 1,这个是要求一个 leader 至少感知到有至少一个 follower 还跟自己保持联系,没掉队,这样才能确保 leader 挂了还有一个 follower 吧。 - 在 producer 端设置
acks=all
:这个是要求每条数据,必须是写入所有 replica 之后,才能认为是写成功了。 - 在 producer 端设置
retries=MAX
(很大很大很大的一个值,无限次重试的意思):这个是要求一旦写入失败,就无限重试,卡在这里了。
我们生产环境就是按照上述要求配置的,这样配置之后,至少在 Kafka broker 端就可以保证在 leader 所在 broker 发生故障,进行 leader 切换时,数据不会丢失。
生产者会不会弄丢数据?
如果按照上述的思路设置了 acks=all
,一定不会丢,要求是,你的 leader 接收到消息,所有的 follower 都同步到了消息之后,才认为本次写成功了。如果没满足这个条件,生产者会自动不断的重试,重试无限次。
本文原创地址:IT虾米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Kafka中的消息是否会丢失和重复消费
原文:https://blog.csdn.net/u012050154/article/details/78592854
在之前的基础上,基本搞清楚了Kafka的机制及如何运用。这里思考一下:Kafka中的消息会不会丢失或重复消费呢?为什么呢? 要确定Kafka的消息是否丢失或重复,从两个方面分析入手:消息发送和消息消费
1、消息发送
Kafka消息发送有两种方式:同步(sync)和异步(async),默认是同步方式,可通过producer.type属性进行配置。Kafka通过配置request.required.acks属性来确认消息的生产:
0---表示不进行消息接收是否成功的确认; 1---表示当Leader接收成功时确认; -1---表示Leader和Follower都接收成功时确认;
综上所述,有6种消息生产的情况,下面分情况来分析消息丢失的场景:
(1)acks=0,不和Kafka集群进行消息接收确认,则当网络异常、缓冲区满了等情况时,消息可能丢失;
(2)acks=1、同步模式下,只有Leader确认接收成功后但挂掉了,副本没有同步,数据可能丢失;
2、消息消费
Kafka消息消费有两个consumer接口,Low-level API和High-level API:
Low-level API:消费者自己维护offset等值,可以实现对Kafka的完全控制;
High-level API:封装了对parition和offset的管理,使用简单;
如果使用高级接口High-level API,可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当消息消费者从集群中把消息取出来、并提交了新的消息offset值后,还没来得及消费就挂掉了,那么下次再消费时之前没消费成功的消息就“诡异”的消失了;
解决办法:
针对消息丢失:同步模式下,确认机制设置为-1,即让消息写入Leader和Follower之后再确认消息发送成功;异步模式下,为防止缓冲区满,可以在配置文件设置不限制阻塞超时时间,当缓冲区满时让生产者一直处于阻塞状态; 针对消息重复:将消息的唯一标识保存到外部介质中,每次消费时判断是否处理过即可。
Kafka的Leader选举机制
Kafka将每个Topic进行分区Patition,以提高消息的并行处理,同时为保证高可用性,每个分区都有一定数量的副本 Replica,这样当部分服务器不可用时副本所在服务器就可以接替上来,保证系统可用性。在Leader上负责读写,Follower负责数据的同步。当一个Leader发生故障如何从Follower中选择新Leader呢? Kafka在Zookeeper上针对每个Topic都维护了一个ISR(in-sync replica---已同步的副本)的集合,集合的增减Kafka都会更新该记录。如果某分区的Leader不可用,Kafka就从ISR集合中选择一个副本作为新的Leader。这样就可以容忍的失败数比较高,假如某Topic有N+1个副本,则可以容忍N个服务器不可用。 如果ISR中副本都不可用,有两种处理方法:
(1)等待ISR集合中副本复活后选择一个可用的副本;
(2)选择集群中其他可用副本;
解决RabbitMQ消息丢失与重复消费问题
1. 背景
最近用户反馈提交的SQL查询一直处于长时间等待状态,经过排查观察,发现部分查询请求丢失,导致用户提交的查询未被正常接收,继而长时间无响应。
现象:集市SQL控制台提交10个简单SQL查询 -> 消息发送方:发送10条消息至消息队列 -> 消息消费方:只消费了7条消息
2. 现状
2.1. 当前SQL查询的整体流程 生产者:PHP: 将用户的SQL查询记录在DB表,标识查询任务状态(f_status)为运行中; 将DB表中的任务id、提交人等信息发送到RabbitMQ; 消息队列:RabbitMQ: PHP消息提交到了交换机; 交换机再把消息分发给指定的消息队列; 消费者:Python: 主进程监听消息队列,一旦有消息就不停拉取; 拉取一条消息,就从进程池调起一个空闲进程来处理消息; 随后反馈ACK给消息队列,将消息从消息队列中移除;2.2. 消息发送方:Web端结论:消息发送正常排查步骤:查看log2.3. 消息队列
结论:消息数量正常 诊断步骤: 执行机安装rabbitmq-dump-queue插件,用于dump队列的消息; 1. 执行机:停止服务; 2. 用户:提交10个SQL查询: 3. 发送方:查看Web服务端的输出日志,确定10个消息已经往消息队列写; 4. 执行机:通过rabbitmq-dump-queue查看队列的消息,确认是正常10个消息写入;
watch -n 1 '$GOPATH/src/rabbitmq-dump-queue/rabbitmq-dump-queue -uri="amqp://guest:guest@xxxxx:5672" -queue ph_open_task'
5. 执行机:启动服务,消息队列中的消息全部被接收;
2.4. 消息接收方
代码逻辑:
try: pool = Pool(processes=40) def callback(ch, method, properties, body): try: doSomething... pool.apply_async(process)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 traceback.format_exc() logger_msg.info(traceback.format_exc()) finally: // 这里会有问题,即使消息未被处理也会反馈ACK给RabbitMQ ch.basic_ack(delivery_tag=method.delivery_tag) while True: try: connection = pika.BlockingConnection( pika.ConnectionParameters(host='xxxxxxxx')) channel = connection.channel() channel.queue_declare(queue=queue_name, durable=True) channel.basic_qos(prefetch_count=1) channel.basic_consume(callback, queue=queue_name, no_ack=False) channel.start_consuming() except pika.exceptions.ConnectionClosed as e: continue except Exception as e: logger_msg.info(traceback.format_exc()) finally: channel.basic_ack(delivery_tag=method.delivery_tag) pool.close() pool.join()
结论:本例中消费者主进程将持续监听MQ,一旦MQ有消息将会拉取,随后从进程池中启动子进程来处理消息,但是从进程池启动子进程的过程并不一定成功(若当前进程池没有空闲子进程),而主进程不管任何情况下都给MQ发送ACK状态码,从而MQ将未处理的消息移除掉,导致消息丢失
3. 方案
问题是在消费者环节产生,因此对消费者做改动,需要调整消费者的架构: * 原来逻辑:使用进程池技术,主进程负责监听、接收MQ的消息,子进程负责执行MQ的消息,缺点是单一的主进程无法简单处理ACK状态码,不易维护; * 现有逻辑:使用RabbitMQ自身特性(work_queue),消费者不再维护进程池,是单进程,负责监听、接收、处理MQ的消息,处理完了以后再反馈ACK状态码,进程与进程之间互不干扰,易维护,并发量大时可随时增加消费者进程;
目前方案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
-
问题1:消息重复消费 描述:用户在页面停止查询时,会导致消费者进程被杀死,因此ACK状态码未反馈至MQ,从而消息一直存留在MQ中,当新的消费者启动时会重新消费; 解决方案:消费者每次执行查询前,首先在DB上查询任务的执行状态,若处于「取消/失败/成功」则表示已经由其它消费者消费过,那么直接返回ACK状态码给MQ,将消息从MQ中移除;
-
问题2:进程池如何维护? 描述:用户在页面停止查询时,会导致消费者进程被杀死,导致消费者数量减少; 解决方案:维护一个监控脚本,每分钟轮询消费者进程数,若少于40个进程,则新启动一个消费者,直到数量足够;
-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fmgao-technology/p/11095998.html